最近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
\n你想不想知道
\n清代是如何公布考试成绩的?
\n今天一起认识清代“大金榜”
\n1
\n清代考试成绩怎么查?
\n直接城门口放榜!
\n如今的高考生们想查成绩
\n一键就能直达查分系统
\n可是在清代
\n公布成绩的时候还真有点儿“社死”
\n“大金榜”
\n是清代考中进士的题名揭晓榜
\n记录了进士的名次、姓名、籍贯
\n这件光绪三十年“大金榜”长近20米
\n榜题书写:
\n奉天承运皇帝制曰:光绪三十年五月二十一日策试天下贡士谭延闿等二百七十三名,第一甲赐进士及第,第二甲赐进士出身,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,故兹诰示。
\n结尾盖“皇帝之宝”大印一方
\n中间一个大大的“榜”字
\n将整张纸一分为二
\n满文版名单在左豪瑞优配,汉文版名单在右
\n由于该榜为黄纸质地
\n故称“金榜”或“黄榜”
\n金榜分“大金榜”“小金榜”两种
\n“大金榜”用来张挂以示天下
\n黄纸墨书
\n文科大金榜挂长安左门外
\n武科大金榜挂长安右门外
\n便是人们熟悉的“金榜题名”
\n悬挂三日后缴存于内阁
\n△文科“小金榜”
\n同时内阁还要抄一副本
\n称为“小金榜”
\n送进宫中方便皇帝随手翻看
\n2
\n清代的科举考试
\n和现在有何不同?
\n清代“大金榜”
\n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物
\n科举取士
\n曾是选拔人才和储备官员的重要途径豪瑞优配
\n也是读书人步入仕途的唯一正途
\n清朝的科举考试分为文武两科
\n各有童试、乡试、会试和殿试四级
\n逐级而升
\n殿试是科举最高规格的考试
\n考题由皇帝亲自来出
\n前十名先由阅卷官选出
\n再呈皇帝亲定名次
\n殿试只进行排名,不再淘汰
\n均称进士
\n根据成绩不同分为三甲
\n△嘉庆二十四年武科小金榜(局部)
\n第一甲三名赐“进士及第”
\n第一名称为“状元”
\n第二名称为“榜眼”
\n第三名称为“探花”
\n第二、三甲若干名
\n分别赐“进士出身”“同进士出身”
\n清廷将殿试成绩按三甲列名榜示天下
\n这才有了“大金榜”
\n3
\n“大金榜”为何能入选
\n《世界记忆名录》?
\n从隋朝始设
\n至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废除
\n科举制度前后绵亘1300余年
\n虽然有弊端
\n但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、思想、文化
\n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
\n1992年
\n联合国发起“世界记忆”行动
\n旨在保护具有全人类意义的档案
\n2005年6月
\n清代“大金榜”入选《世界记忆名录》
\n官方认为
\n科举这一制度具有国际影响力
\n日本、朝鲜等国纷纷效仿
\n欧洲也引入了这一考试制度的变体
\n对许多国家的公务员制度产生了影响
\n“大金榜”镌刻士人风华
\n祝福高考生们前路一片通途
\n金榜题名后 更上一层楼
\n七星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